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拥有较为完整产业体系的辽宁省,如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郝鹏:辽宁产业门类齐全,工业体系完备,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工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工业是辽宁的命脉。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首战告捷,工业必须有一个大的增长。我们要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调整结构优存量,抢占高端添增量,延链建群强韧性,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IC装备、工业母机等优势产业创新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保障国家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贡献辽宁力量。
二是做活做优服务业。辽宁的服务业发展有机遇、有潜力、有支撑。我们要以开展沈阳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契机,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辽宁文化底蕴厚重,生态场景一应俱全,我们要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全域全季旅游,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辽宁做客观光。
三是做精做深农业。农业是辽宁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更大贡献。要建设食品工业大省,让辽宁的特色农产品摆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下一步,辽宁在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方面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郝鹏:辽宁地处经济发展的黄金纬度带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一是强化与重点区域的开放合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地缘优势,深耕日韩,拓展俄蒙,紧盯欧洲、东南亚,高水平参与中日韩经贸合作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推进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把沈阳中德产业园打造成中欧合作新标杆。
二是加快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强海港、口岸等关键节点建设,积极推进沈阳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构建海陆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战略性大通道。推进交通、物流、贸易、产业融合发展,变“流量”为“留量”,切实把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