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以下统称“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厅联通装〔2022〕10号,以下简称《意见》)
三、主要内容
《意见》包括8部分22条,以及1个附件。
一是明确《意见》的定位。《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发展和安全,指导企业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安全体系,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水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从组织保障、安全教育培训方面提出意见。企业要明确安全管理的负责部门,统筹推进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
三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从产品设计、供应商管理、生产质量管控、动力电池安全方面提出意见。企业要制定并持续完善产品安全性设计指导文件,加强产品在线和下线检测,强化供应商管理并鼓励其积极配合开放必要的数据协议,与电池供应商开展设计协同。
四是提高监测平台效能。从运行监测、数据挖掘、隐患排查方面提出意见。企业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车辆运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鼓励企业加强对运行数据的分析挖掘,强化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并妥善处理。
五是优化售后服务能力。从服务网点建设、维保服务、消费者使用方面提出意见。企业要合理布局并确保各网点具备必要的售后服务和应急处理能力,公开有关维修技术信息。鼓励企业细化产品维保项目,开展隐患抽样检测,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的用车养车习惯。
六是加强事故响应处置。从应急响应、事故调查、问题分析、召回方面提出意见。企业要建立完善不同车型及不同场景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和预案,加强事故报告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企业要切实履行召回法定义务。
七是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防护方面提出意见。企业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依法依规进行车辆网络安全状态监测、数据处理、个人信息处理等。
八是组织实施。分别对企业、有关部门、行业组织提出组织实施意见。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加快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各零部件供应商、售后服务等相关企业要协同配合。五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信息共享和事中事后监管,地方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技术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