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以下统称“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厅联通装〔2022〕10号,以下简称《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以下统称“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厅联通装〔2022〕10号,以下简称《意见》),现就《意见》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年来,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产品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建立、配套环境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全行业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安全总体形势持续向好。
但也要看到,随着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老旧车辆不断增多,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依然存在,部分企业质量保障体系仍然有待健全完善;同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新问题的出现,使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为进一步压实新能源汽车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五部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有关要求,依据各自职责,联合制定发布《意见》。
二、编制过程
2021年以来,五部门组织行业力量,开展专题研究,启动了文件起草工作。
一是广泛深入开展调研。组织调研了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行业组织和检测检验机构,并对17家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安全体系检查,全面研究分析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水平、安全风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把握产品质量安全新形势和新需求。
二是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三次组织行业企业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各方对文件起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随后,根据行业企业意见建议、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意见》草案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10月,形成《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三是修改完善形成《意见》。根据征求意见反馈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调整了企业监测平台有关内容,丰富完善了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有关要求,最终形成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