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移情,指理解用户的需求。这个阶段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中心,一切需求的出发点是“人”,通过观察、倾听、访谈等方法和用户产生共情,进而分析出用户的核心诉求。
定义(Define),以人为中心重新组织和定义问题。在定义阶段通常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问题:谁?(用户User)有什么需要?(需求Need)我发现了什么?(洞察Insight),简称POV法。定义阶段的核心价值是收敛,排定优先顺序,在此我们分辨出对用户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去投入的。
构思(Ideate),在创意阶段发散思维产生许多点子或想法。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加强创造性,头脑风暴和草图是最为常用的,目标是产出尽可能多不同的概念,然后将它们可视化。
构思过程的核心价值是创意自信,国际上著名的创新设计公司IDEO的联合创始人,Tom Kelley说过——
“事实证明,创造力不是幸运的少数人才享有的一种罕见的礼物——这是人类思维和行为中自然的一个部分。它在我们太多的人中都被封住了,但它可以被解开。解开创意火花对自己,你的组织和你的社区可以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并不缺乏创意,只是你有没有这个自信,有没有敢去做出突破,做出一种创新的尝试。
原型(Prototype),设计产品原型或问题的解决方案。构思阶段结束后,产生了许多点子和想法,我们从中选取一些想法形成基本的概念模型,设计出相对详细的解决方案。原型的核心价值是MVP精神,也即生成最小可行性产品。
测试(Test),验证设计原型,并改进方案。测试阶段,可以找同事进行,当然最佳方式是对用户进行测试,更具启发性,然后将测试的结果反馈到产品的下一个迭代版本中,所以,测试阶段的核心价值是迭代精神。
当然,设计思维的这五个步骤,并不是总是顺序的,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开始。如果,从一开始你便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那么便可以快速生成原型,然后测试以验证你的想法,或以此作为和用户交流的对象,从而探索出用户潜在或更深层次的需求。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切记要以用户为中心,是验证想法,而不是向用户推销想法。如果,已经有了一个产品,想要改进或创新,那么便可以从测试阶段开始,进而探索和洞察用户新的诉求。

02 设计思维的发展
设计思维,是把设计师做事的思考方式萃取出来,形成系统化的方法和原则。这里将设计思维的起源分为三个方向:人机工程,传统设计,商业领域。
1 .人机工程领域
60年代,电脑开始扮演重要角色,科学家便探索电脑能否像人一样思考?那么,便要先了解人是怎样思考的。70年代,设计师也开始思考,电脑可不可以像人一样做设计?于是,也必须了解人们在做设计过程中是如何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