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电商数据对于电商行业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观测数据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本篇文章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电商数据的指标体系,干货满满,从多个方面介绍了电商数据指标体系,一起来学习一下。
4. 商品
商品主要看其销量和利润,销量通过下单支付指标,而利润则通过毛利指标。
1)商品基本情况
商品数量;
商品上新数量;
商品有库存数量;
商品无库存数量;
商品有销售数量;
商品无销售数量;
商品上新率=商品上新数量 /商品数量;
商品动销率=商品有销售数量 /商品数量;
商品滞销率=商品无销售数量 /商品数量;
商品倾销率=商品无库存数量 /商品数量。
商品的数量体现了电商中“货”的能力,先有货才能有成交。
但除此之外,需要关注几大指标,商品上新率反馈平台是否有持续迭代更新商品。
商品动销率确保不仅有商品,而且还有人买。
如果视频滞销率过高,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长尾商品的曝光。
如果商品倾销率很高,一方面可以体现平台用户喜好,一方面也需要注意供应链是否完备,是否需要迭代优化以支撑商品销售。
2)商品销售
下单人数;
下单数量;
下单金额;
支付人数;
支付单数;
支付金额。
商品的下单和支付数据指标主要反馈商品的销售情况。
3)商品利润
商品的利润可分为自营商品和pop商品来计算。
对于大平台来说,既有自营商品,也会有店铺入驻,通过分佣扣点的方式来计算平台利润。
自营商品毛利需要在商品成交金额上扣除采购成本、仓储成本和物流成本。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品牌方有合作,销售某商品可获得对应返利,这也是收入的一部分。
需注意的是,此处仅考虑商品的毛利,都是从商品的角度出发,像人力成本则不考虑在内。
对于pop商品,即入驻店铺销售商品,一般通过扣点比例计算佣金,同时还要扣除平台花费的促销费用,例如平台发放的优惠券金额等。
5. 订单
订单是电商体系的核心,是一切转化和统计的关键。订单全流程包括下单、支付、成单、售后。
1)下单
2)成交
成交数量;
成交人数;
成交金额;
成交件单价=成交金额/成交数量;
成交客单价=成交金额/成交人数;
成交人数转化率=成交人数/下单人数;
成交订单转化率=成交数量/下单数量。
除了基本订单成交指标,还需要观测客单价,客单价是衡量用户价值的关键,也可以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
此外,通过成交的转化率可查看订单的流失情况,进而优化下单支付的流程漏斗。
3)关单
关单数量;
关单人数;
关单金额;
自动关单数量;
手动关单数量。
订单关单包括用户主动取消订单或者系统因为各种原因取消订单。
除了关注数量,需要关注关单的具体原因,例如用户主动取消订单的原因分类,是价格过高还是质量不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