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准确把握并传达这一文件精神,推动政策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组织撰写系列解读文章。
1991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由试点起步进入了全面规范推行的新阶段。2001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检总局,并成立国家认监委,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统一的认证认可管理体系。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国家认可中心累计认可各类合格评定机构11409家,共有检验检测机构44,007家、从业人员128.47万人,对社会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5.27亿份、实现营业收入3,225.09亿元。
我国检测认证行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正加速重塑产业形态。一是信息技术提升检测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水平。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数字化、智慧化成为必然趋势,实验室以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加以控制,实现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智能管理和决策辅助支持,从而构建智能实验室、最终实现“智慧检测认证”。二是信息技术为检测认证行业带来创新发展机遇。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将数字化工具运用到生产制造全过程,改变数据传统数据采集方式,提升检测效率和可信度,形成新的业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质量技术服务。
(一)面向制造全过程提供精准服务,建立质量提升综合技术能力
基于企业对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损失、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求,检测认证服务正由提供单一的合格性认证、检测等业务向集诊断、试验、分析、改进、验证为一体的整体综合服务发展转变,深入到生产制造各个环节,以“问题整体解决”为目标,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质量效益。
1.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
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TSQ(Total
Solution for Quality & Reliability)主要是以可靠性技术和质量管理诊断为手段,针对企业的产品、组织、流程查找问题,利用技术工具和管理手段,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水平。从生产制造过程入手,就企业产品设计研发、质量改进、生产效率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形成诊断报告,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提高企业产品合格率,降低产品返修率,提高产品可靠性指标,促进企业经济增长。
2.市场准入、标准法规、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
在全球市场准入与检测认证部分,企业一般而言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快速了解各国的认证制度和标准要求,二是如何利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完成各国的市场准入与检测认证。针对上述痛点,中国赛宝实验室整合检测、认证、测试、培训等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拓展检测能力和资质范围,结合线上和线下服务网络,设计出一套包含前期培训、中期支撑、后期维护、全周期跟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