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准确把握并传达这一文件精神,推动政策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组织撰写系列解读文章。
VR/AR技术进行需求模拟仿真,预测方案可行性及提前评估和改进产品质量,运用工业APP进行个性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在生产环节,运用新型传感技术实现快速测量控制,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实现可视化缺陷检测,运用远程监控技术提升生产制造效率等。在售后环节,借助5G技术、PHM及远程支持装备,实现在线控制监测及远程运维指导和技术保障。
(四)构建多层次综合标准体系,提升我国服务型制造领域关键话语权
开展全方位的技术标准研制,强化服务型制造基础标准的有效供给,提升我国服务型制造在国际上的主动权和影响力。研制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服务型制造的安全性、基础性、管理层面的问题进行规范;发挥制造型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在产品核心创新技术层面制定高水平企业标准;积极开展团体标准研制,充分发挥团体标准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标准研制的跟踪研究和创新转化。
王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