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准确把握并传达这一文件精神,推动政策贯彻落实,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组织撰写系列解读文章。
第三,服务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同步,通常出现在满足客户效用的制造企业中。该类型企业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置于不同部门管辖,两者在必要时才衔接、交互。
第四,服务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融为一体,纯制造企业中少见,更多出现在转型为方案服务或系统集成服务的制造企业中。该类型企业以方案集成或系统集成的一体化方式管理服务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与服务不再分开对待,而是集成的产品服务系统。产品与服务组件被用于满足特定目的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应地,要确保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企业的有效落地,企业需要在流程与组织结构、信息系统支撑、人员结构等多方面作出优化与调整。流程与组织结构调整方面,企业需要优化并整合现有的产品生命周期与服务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将科层式职能型组织调整为扁平化项目型组织结构;信息系统支撑方面,企业需要加快产品、设备以及生产线的智能网联升级改造,打造产品与服务数据整合的数据集中平台与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产品与服务信息的实时反馈;人员结构调整方面,企业需要加大新兴技术与专业素养培训力度,提升高学历、高技能专业人员比例。
二、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建议
对于希望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制造企业,可以参考以下策略建议。
在总体策略方面,首先,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性、已有基础明确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把握产品服务融合的新趋势,立足企业现有条件,评估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与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现状,从产品生命周期触发服务生命周期,服务生命周期触发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同步服务生命周期以及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融合四条路径中选择合适路线与发展方向。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数据和信息的集中化要求高,人员素质要求也高,企业可以深入对标国内外同行成功经验,评估并识别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主要短板,制定三年滚动规划,稳步推进。
在行动路线上,首先,加快产品、设备的智能网联升级,生产线与厂房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改造;其次,与互联网企业或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建设产品、服务数据集成的平台以及数字化服务平台,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通过跨域合作,培育数据驱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新能力;再次,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积累,探索基于客户使用的远程监测及预测性维护服务,基于客户效用的大数据融合分析等中高端服务,根据增值服务的不同盈利来源,设计盈利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总结并建立服务生命周期运营机制,逐步完善盈利机制;最后,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向其他领域推广延伸,推动新模式、新业态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