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打造中国版“隐形冠军”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最终还是需要靠企业家精神和自身努力。对于“专精特新”企业自身来说,在当前经济转型大背景和政策大力支持下,打造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十分重要。
中制智库已经在2021年的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启动了《隐形冠军》项目,旨在发现、培育、宣传制造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中制智库与德国隐形冠军协会、浙江大学隐形冠军国际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的评价体系,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衡量、评价和培育国内隐形冠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从产品角度。强调产品的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深耕细分市场,性价比高,有独创,难模仿;
二是从市场角度。是指产品市场占有率或首位度具有较大优势,在所处行业中具有领导地位,有行业标准制定权和定价话语权;
三是企业角度。敢于从无到有,潜心若干年做出一个市场。企业的持久性强,传承性好,对多元发展持谨慎态度;
四是企业家角度。是指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具有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特质的企业家,偏执,苛刻,有足够战略定力与意志力。
以上四点,简略来说即为“四个专”:专用、专业、专注、专家。
经济学家贾康:大企业持续赋能“专精特新”是积极探索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制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 贾康
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2年3月“两会”,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给出的指导方针,是坚定不移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破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不利影响,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对接“新的两步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月16日,刘鹤副总理主持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进一步强调,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最关键的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保持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
我们贯彻落实决策层的经济工作方针与要求,领会其实质诉求,就是要在党的基本路线上,克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困难与阻力,不断推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步步去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使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梦”梦想成真。在这一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中,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整个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脊梁,而实体经济发展中“专精特新”产能的发展壮大,是其高质量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支撑力量。今年两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明确提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时,强调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并特别指出,我国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