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察】胡卫东:关于中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六点启示
来源:
|
作者:辽宁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
发布时间: 2022-04-13
|
1556 次浏览
|
分享到:
导语
近年来,“隐形冠军”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核心要义是为我国在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新兴市场国家低成本优势的“双向挤压”下赢得新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隐形冠军”企业总量正迅速增加,由于我国企业发展阶段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我国“隐形冠军”企业除了具有国际上“隐形冠军”的共同点外,还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现象。根据我们对中外“隐形冠军”的比较研究,我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基本特点是:它们大多都是中小企业;在各自细分行业主宰着各自所在的市场,市场份额常常超过50%;从行业看,“隐形冠军”分布最多的产业是工业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其次是电子、金属加工和化工等;多数生产的是一些“产业链配套产品”或者“低调”的终端产品;都有着20年以上的生存记录;重视国际市场拓展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大多数是家族企业,经营风格比较稳健。本文重点讲讲我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六点启示,以供企业参考。

义乌双童的董事长楼仲平与双童吸管几乎是分不开的。他二十多年只专注做“一根吸管”,成为全球最大的吸管生产企业。他时常在思索“隐形冠军”企业管理的天花板并寻求突破,他们独创了一套管理法则:首先是突破自己的思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不会放弃原有的思维和意识,所以就难以接受新观点,突破遮蔽,是企业打破瓶颈的关键所在;其次是情怀可以有,但不能当饭吃。在重德文化下,企业容易忽视规则和契约,于是,煽情式管理大行其道,这种人性中的情怀只能短期激发。楼仲平觉得理性思维并非不讲情理的冷血思维;对待员工要求职业化而非道德绑架;从管人要回归到管事。在楼仲平全力推进下双童公司在分工、分权、分利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做减法,剔除掉管理的多余环节和要求,构建务实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简洁有效的流程。
总结
我国“隐形冠军”专注于细分市场,并在细分市场做到了极致,在产品、营销、创新、服务等多维度打造核心能力,致力于贴近细分市场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他们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精诚发展,从创业之初的“小体量”,发展成为当今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绝对知名度的冠军型企业。他们通过20多年的专注和坚守,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他们在一个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凝聚竞争优势,保持高质量的市场成长,激励员工打造效益型组织。
(作者:胡卫东,海南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会长,海南南海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