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信心。在外部环境越来越有利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形势下,最后能决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关键还在于企业内部。笔者认为,““专精特新””企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这里的能力不是指一般的经营能力,而是指一些特殊能力。主要是三大能力,包括战略定力、成本控制力和持续创新力。只有修炼三大能力体系,才能锻造“专精特新”企业的“杀手锏”。
战略定力是的基础能力
专业化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基石,也是一种战略,能不能抵御外部干扰,义无反顾的坚守专业化选择,反映了“专精特新”企业的战略定力。
战略定力来自于对企业使命的深刻认知和有效把握。战略是为使命和愿景而生的,我在和许多企业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都喜欢讲使命、愿景、价值观,因为使命决定了专业化选择的底层源动力和内在源动力。如果不通过使命真正去解决企业专业化动力的底层来源和内在来源问题,企业长期持续专业化经营过程中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就无法暴露出来,或者说当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要想继续坚守原来的专业选择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和瓶颈,就会考验企业的战略定力。
企业战略定力的本质其实就是要解决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的持续性。
所谓做正确的事,就是要抢占制高点,找到业务的唯一性,权威性和排他性,并以此为基点,谋求有利结果;
就是要搭建平台,在平台上解决自我认知和定位,包括组织、资源、协同等;
就是要把握话语权,解决树什么旗,唱什么调,也是价值主张的问题;
就是要打造新模式,确定核心业务落地的抓手,解决从哪做起和从哪突破的问题。
“专精特新”企业一定要有核心业务。
“专精特新”企业必须要专业化,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做多元化。也就是说,企业要突出核心业务,要清理非核心业务。我每年走访几十家企业,在和这些企业负责人交流时发现,不少企业由于盲目扩张,管理跟不上,有的企业甚至因此倒闭了。所以说,企业一定要把核心业务做好。在这个基础上,我也提倡企业发展“+”的业务,这样可以平抑一部分成本。
修炼战略定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全局观。企业负责人要先了解当前局势,分析内外部环境,再定义自己当前的处境。其次,战略定力是界定企业核心问题的能力,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战略定力是一个人成大器的品质,也是企业健康成长的保证。我们知道,在战略执行阶段,协调统筹能力必不可少,要对长期目标,关键步骤和主要力量进行全局性统筹,并分解成阶段性设计。每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有关键性目标,策略,组织,人力统筹保障,做到客观的协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