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准确把握并传达这一文件精神,推动政策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组织撰写系列解读文章。
(2)分布式协同生产计划
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背景下,传统的集中式、刚性的生产计划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由销售计划和订单单向驱动生产的模式也不再适用。需要在由企业内部供应链、上下游和并行工厂形成的供应网络中,考虑不确定的PSS结构,以及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产能、提前期等因素,制定智能化、敏捷化的生产计划。为此,应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破供应网络和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信息孤岛,实现多主体分布式协同的智能化决策。
(3)前瞻性主动调度
传统的调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大批量、敏捷化、定制化生产的要求,应根据不同场景要求以及对不确定性因素的预测,进行具有前瞻性和鲁棒性的智能生产调度。例如,当新的生产任务到达、现有任务变更或扰动频繁发生时,须敏捷地调整调度方案。同时,还应将深度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调度决策相结合,实现基于人机协同、混合增强智能的智能化工厂生产。
4、推进PSS定制及服务定制的对策建议
应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各类综合性支持平台,通过制度保障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良好环境,同时培育出一批典型龙头企业并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大力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增强制造与服务协同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在新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时代实现制造强国之梦。
4.1 加大科技投入
在科技部设立服务型制造重大研发计划,针对制约服务型制造的瓶颈问题或短板,系统地开展科技攻关,包括关键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在服务型制造研究领域领先或优势明显的高校和研究院所设立工信部挂牌研究机构或实验室;鼓励重点企业和高校成立联合研究机构。
4.2 支持平台建设
搭建可以支持两业融合发展的一系列专业化支撑平台,对集聚各方资源,实行专业化、精准化的政策支持,提升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1 建立多主体参与的产业链协作平台
打破信息孤岛,鼓励制造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第三方服务企业,实现多场景、多渠道、全生命周期的风险共担和信息共享,并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促成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业联盟。基于此建立多主体参与的产业链协作平台,促进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同整合,以及用户参与的个性化服务创新设计,推进供应链网络协同运作与智慧决策,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