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准确把握并传达这一文件精神,推动政策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组织撰写系列解读文章。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共享制造悄然兴起,制造业正在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继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后,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推动共享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共享制造工厂,完善共享制造发展生态。共享制造将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推动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准确把握并传达这一文件精神,推动政策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组织撰写系列解读文章。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共享制造悄然兴起,制造业正在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继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后,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推动共享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共享制造工厂,完善共享制造发展生态。共享制造将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推动力。
一、共享制造是什么?
共享制造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制造资源配置方式,是适应共享经济时代发展的新业态,也是一种新的制造业发展观。
1.共享制造的定义
共享制造又称制造共享,或制造资源共享,是共享经济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创新,是围绕生产制造各环节,运用共享理念将分散、闲置的生产资源集聚起来,弹性匹配、动态共享给需求方的新模式新业态。
2.共享制造的特征
一般来说,共享制造有三个基本特征:基于互联网的制造资源配置、使用权分享、大众参与。这些基本特征也可以看作是鉴别真假共享制造的基本标准,以便将共享制造与一般性的电子商务、分时租赁等区别开来。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资源配置”是指通过互联网把制造资源供给方、需求方整合在一个平台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使供需之间能够实现快速的智能化高效匹配。也就是说,共享制造具备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基本属性。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制造资源,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完成。无论是希望使用设备、厂房、生产线,还是需要完成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售后服务等任务,都可以借助平台迅速找到合作方。从需求的发出,到找到最合适的服务提供方,整个匹配过程是通过后台大数据算法自动完成,技术上可能只需要不到一秒钟。平台有完善的准入、信用保障、纠纷解决机制,确保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这方面我们想一下使用网约车时的体验就很容易理解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共享制造理解成制造业领域的滴滴、优步。
“使用权分享”指的是交易和服务过程中用户可以在不同时段分别对相关制造资源拥有使用权,不涉及所有权的变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求拥有,但求所用”。在传统制造模式下,一个企业要想生产出一个产品,需要拥有所有的相关资源,否则就无法正常运营。在共享制造模式下,多数资源可以通过共享来获取,企业只需要用好自身的核心资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