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准确把握并传达这一文件精神,推动政策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组织撰写系列解读文章。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共享制造悄然兴起,制造业正在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继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后,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推动共享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共享制造工厂,完善共享制造发展生态。共享制造将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推动力。
不完全共享又可以分成单一供给方和单一需求方两种模式。
单一供给方共享制造模式是指供给方只有一家企业提供资源,服务对象是全社会所有企业。比如一家企业对社会开放自身拥有的相关制造资源,包括生产线、实验室、云计算等。
单一需求方共享制造模式是指平台上供给方众多,但需求方只有一家,一般是指一家企业整合社会制造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共享活动。这一模式往往适用于大型企业或行业领头企业。
2.多种主体形式的共享制造平台
从平台发起者看,目前在国内开始出现以下几种类型的共享制造平台:
一是互联网创业者发起组建的产能共享平台。如深圳“硬蛋科技”平台以智能硬件为重点,到2019年底连接了15000多家供应链厂商,聚集了20000多个硬件创新项目,已经把服务推广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宁波“生意帮”是一家协同制造众包平台,集成了12000家工厂入驻。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工厂”平台汇聚了约3万家服装加工企业和1000万家企业商铺,全球注册企业用户超过1.2亿个。
二是行业主管机构牵头打造的产能共享平台。如航天科工旗下的“航天云网”平台三年来注册企业达275万户,接入高价值设备92万套,成交金额超3000亿元,企业客户分布于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打造的垂直型产能共享平台。如沈阳机床厂搭建了智能机床共享平台,集成了1万多台智能机床,提供设备租赁服务。
四是制造企业依托优势资源搭建的众创型共享平台。如海尔的“海创汇”平台汇聚了1300多家风投,吸引了4000多家生态资源,孵化和孕育着2300多家小微创客公司。深圳市五鑫科技公司创立的“Mould Lao众创空间”围绕模具的研发生产提供多种资源共享服务,发展势头很好。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的“共享工厂”也多属于这一类型。
3.共享制造的三大发展方向
从共享内容看,按照产业价值链主要环节,结合共享制造现实发展需求,共享制造有三个发展方向,即制造能力共享、创新能力共享、服务能力共享。
一是制造能力共享。聚焦加工制造能力的共享创新,重点发展汇聚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生产线等制造资源的共享平台,发展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服务,发展集聚中小企业共性制造需求的共享工厂,发展以租代售、按需使用的设备共享服务。
二是创新能力共享。围绕中小企业、创业企业灵活多样且低成本的创新需求,发展汇聚社会多元化智力资源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共享,扩展科研仪器设备与实验能力共享。